云无风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天书网www.tsms517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“可……可他们毕竟是读书人。”王太后有些犹豫,“便是先帝在时,也很少对读书人如此严苛……”
“先帝曾与臣论治国之道,”高务实截断她的话,“先帝说,治国如治病,既要固本培元,也要对症下药。”
他指向南方,道:“去年淮河水患,河道衙门竟有人提议用《禹贡》治水,结果淹了三县。而京华学堂的毕业生用勾股术测量堤坝,方保宿迁无虞。可见如今朝廷之中,文章锦绣者多,处事得法者少,然治国非止锦绣文章,更要处事得法,因此科举改制不得不行。先帝北返途中,还曾与臣论及此事,只可惜后来圣体违和……”
王太后沉默片刻,为难道:“高先生可知,昨日有许多上疏,说此举会动摇国本……”
“臣知。”高务实从袖中抽出本期《京华周报》,翻到社论那一页递给王太后,“今日《周报》已刊发《科举改制论》,详述利弊。”他翻开其中一页,“南榜士子中,已有数百人联名支持改制,称‘八股虽美,难救水旱’。至于北榜、中榜士子,更是从一开始便大多支持改革。”
这显然是高务实自说自话,三榜士子来京赶考的人数过万,一天时间根本都调查不完,但现在连禁卫军都下场了,闹事的江南士子抓了百余名,剩下的举子们自然也就“支持”了。
王太后接过报纸,认认真真看了一会儿,这才微微颔首,松了口气道:“既如此,便依元辅所奏。”她抱起小皇帝,将玉玺重重按在黄绫上,“三名首恶削籍也就罢了,只是……只是这其他百来人,还望元辅网开一面。”
高务实拱手道:“太后这番慈恩,臣必会让这些举子们知晓。”
等圣旨传至苏州会馆时,举子们正围看《京华周报》。当听到圣旨只严惩首恶三人,其余人等因太后求情,因此只“罚守孔庙三日,每日抄《圣谕广训》十遍”时,有个姓杨的举子突然痛哭流涕:“我等只道元辅专横,却忘了他为我圣朝披肝沥胆,立下无数功勋……如今又有太后深恩厚泽,愿给我等改过自新之机,何不令人愧煞!”
周围人有的颇有同感,也有的心中鄙夷,但不管心里怎么想,都只能拜谢天恩,一脸感激涕零模样。